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樂在榮民文教大隊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【作者速寫】劉玉蘭女士,榮民主眷,曾服務榮民文教大隊,之後轉任竹東榮院,服務至民國百年退休。 
 
「我們是一群活潑的海燕,飛翔在藍藍的天空,生活在這浩瀚的海上,沐浴著溫暖的陽光。我們不怕浪高,我們不怕風霜,我們要飛翔,我們要歌唱。歌唱、飛翔、飛翔、歌唱,歌唱那光明,奔向那理想。」這首輕快的《海燕》是「榮民文教大隊」隊歌,在那全省巡迴服務里程中,一遍遍,高唱青春年華!
民國六十三年七月,我自花蓮玉里高中畢業,拎著兩只行李箱,到當年設在臺北市館前路的輔導會,經由第一處處長王雨生面談後,當晚就踏進榮民文教隊。
「榮民文教大隊」成立於民國六十一年十二月一日,第一期由二百位報考的榮民子女中甄選二十位外型亮麗、身材適中及親和力佳的成員,接受半年專業訓練後,每年巡迴至各榮家、榮院、農場及眷村,從事慰問(眷訪)、政令宣導、團康等活動,撫慰離鄉背井的榮民(眷),被譽為「文化天使」,由於少時在鳳林榮院裡看到她們熱忱的服務,我也立志要當一名文化天使!
初到大隊,小組長董育華小姐看出我的潛能,委由我嘗試寫專題論文,作播音服務,專題演講,主持團康活動,與榮民伯伯溫馨互動!
有一次,處長王雨生到雲林榮家探視我們,當時我正在播「老歌介紹」,在優美旋律中侃侃而談;他聽得入神,在我步出播音室發現是我,笑著說:「原來是妳!播音居然沒了臺灣國語……」
自六十四年起,我在文教大隊服務三年,幾乎以隊為家。我們訪視榮家,和榮民話家常;在榮院床邊慰問榮民病患;到眷村關懷榮眷生活;還當「孩子王」,帶領小朋友玩遊戲。在電視未普及的年代,我們這群青春女郎,即席表演戲曲、舞蹈、歌唱,並播放電影、老歌,教唱歌曲、專題演講、展覽圖片、有獎徵答,進行體適能競賽……等。
六十五年間,十大建設大興土木,我們到各榮民工程建設基地,向參與建設的工程隊榮民致意,轉達時任主任委員趙聚鈺的關懷。
巡迴一趟就是三個月,回到臺北,往往不到一個月便再出發,雖然身心疲憊,但每當活動開始,大聲喊出:「伯伯們好!」笑容立刻綻放臉龐!
六十七年元旦,我轉任岡山工廠服務,先後經歷「立即處理組」、楠梓榮院,再調竹東榮院,直到一百年七月退休。大隊姐妹們,除遠嫁海外者,大都也轉任會屬單位服務。
六十七年七月一日,「榮民文教大隊」更名「榮民文教服務組」,至七十七年十月十六日,完成階段性任務後裁撤。回顧那段上山下海、同甘共苦的歲月,姐妹們心靈仍相聯繫;而永遠的精神支柱─王爸爸雨生,他老人家已仙逝三年,留給我們無限懷念。
我們曾是一群海燕,飛翔在藍天,沐浴在輔導會這大家庭溫暖陽光中,回味無窮,感念在心。
(點閱次數:951)